在政策的催化下,今年低速電動車行業興起了轟轟烈烈的鋰電風潮。聲勢大如雷丁,在低速電動車的主要產銷區域,宣布著全系鋰電的上市。從經銷商到消費者,都對這個“不明覺厲”的概念心生好感。而且據小蠻了解,今年下半年即將上市的鋰電產品也不在少數。鋰電池企業也在和低速電動車企業們頻繁接觸,計劃著為低速電動車這個特殊的品類制定出一套合理的配套方案。這一切都昭示著,在政策未出臺前,低速電動車已經悄然地進行自我升級了。
但是低速電動車鋰電化真的能夠徹底取代鉛酸電池的市場嗎?這要從三個方面說起:
01 價格
低速電動車面對的用戶都是三四線城市鄉鎮一級的中老年人,他們的消費能力有限,又想要找尋舒適的出行方式,也就滋生了低速電動車的發展。不否認低速電車是處于灰色地帶的產業,甚至部分低速電動車駕駛者都是路面上的潛在風險炸彈,但是這些都無法阻擋老百姓對低速電動車,這種廉價代步工具的喜愛。憑借廉價和風雨無阻的便捷,低速電動車在國內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而在整個低速電動車的價格份額中,電池占據了大部分,國內市場的行情是鉛酸電池的價格遠遠低于鋰電池的價格,低速電動車搭載鉛酸電池,無國家補助,完全依靠市場經濟,價格將會在現有的基礎上翻一倍。因此一塊電池,就讓出行成本劇增,那些低速電動車的消費者恐怕很難再買單。再者,買低速電動車的消費者嫌貴,買燃油車的又嫌棄檔次低,低速電動車后續出現的結果很可能是無人問津。
02 使用體驗
鋰電池過于“嬌貴”,無法像鉛酸電池那樣經得起折騰。鋰電車在使用過程中,經不起摔扔撞擊,一旦鋰電池遭到刺穿,或者劇烈撞擊把鋰電池摔壞,鋰電池就有可能會產生燃燒與爆炸;鋰電池對充電器的要求很高,不能像鉛酸電池那樣隨便用馬路邊的投幣充電器來充電,一旦電流過大,擊穿鋰電池內的保護板就有可能產生導致燃燒甚至爆炸。
返修時間過長嚴重制約了消費者的使用。一旦出現鋰電池的故障進行返修,時間長則一個星期左右,甚至有的更長,讓消費者等待得不耐煩,失去了使用的信心。其原因是,經銷商無法維修或更換鋰電池內部出現問題的電芯,一定要通過快遞運送到制造企業,通過專業設備來進行電池的維修。這是制約鋰電池大規模替代鉛酸電池的關鍵之一。
03 政策
在國家強調低速電動車使用鋰電池背景下,政府對鋰電池產業已經有所動作,鋰電池的價格必定有所下降,很有可能未來會降低到和鉛酸電池同一價位上。雖然鋰電池技術成熟,但是國內廠家對鋰電池正負極材料技術的掌握還沒達到低成本研發鋰電池的階段,未來三到五年內,鋰電池的價格恐怕很難和鉛酸電池抗衡,贏得消費者認可。
|